Recent Posts

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

書架裡的旅行


圖書館裡的書架是我特別愛瀏覽的所在,看著整齊擺設的書架,嘴巴裡可以朗朗上口地唱著:『你是我的眼,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。』

既是在書架也是在圖書館裡漫遊‧‧‧
Kirby 與 McKenna (1989) 提出圖書館漫遊 (library tour)』的概念。它的目的是要幫助研究者釐清自己如何思考、如何在不同的資料之間來回移動、如何連結資料、如何從資訊中建立想法與理論。

圖書館漫遊的目的是要發現我們的腦子如何運作,以及練習記錄和反省的能力,經由田野筆記的紀錄過程,研究問題也就愈來愈聚焦。(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p.54)

tn_why%20the%20professor%20did%20not%20tell%20me.jpg

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瞭解,它其實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;亦即不是在白紙上加了一些圖案而已,它讓我們反省我們原來是這樣看世界的。因此,每一個研究,不只是在檔案櫃裡增加一些資料,它必然導致了研究者的自我學習與轉變。

你腦中可能有幾個作者的名字或關鍵字,走進圖書館,用電腦開始查詢,然後走進某個分類的書架,拿起某本書開始翻讀,可能書中某個名詞吸引你的目光,你拿起同一個作者的其他書,查詢索引,找到那個名詞更為詳盡的說明。

你可能用新的關鍵字再進行查詢,走到不同的書架位置,也許在瀏覽的時候,對身旁某本書名感到興趣,然後在書後的參考書目找到其他有趣的文獻,然後可能聯想到某個社會事件或者你過去的某段經歷,你可以記錄你的實際行為以及腦中所想的。

這一天裡令我感興趣的另一本書「Fu對了, 就暢銷: 日本感性工學大師創意出招」。
Fu對了, 就暢銷: 日本感性工學大師創意出招

框架錯了,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
我們經常忽略細節,就如同「見林不見樹」。然而,提出知識創造理論的一橋大學名譽教授野中郁次表示,如果想看清楚整座森林,就必須「見樹也見林」,先找出你在意的一、兩棵樹,仔細觀察,如此才能擴展至整體,並掌握其中的重點。同樣的道理,在這個無法預測的社會中,我們必須具備從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的能力。不要被一棵樹這個「結果」迷惑了雙眼,而要善加利用其中的線索。

只因為我們已從「工業社會」進到「感性社會」,當我們帶著感性社會的框架來觀察成果或現象時,看到的東西就會不一樣。看到的將不會是「結果」,而是致這個結果的過程,也就是「思考的過程」,由其我們面對這個動態社會時,必須常不斷改變才行。

感性社會有三個特徵:
1. 沒有唯一的答案
2. 今天的答案,不會是明天的答案
3. 模仿別人是沒有用的

感性不斷在變化,並進行不斷的感性教育
促進客人更新資訊系統。設計感性資訊的一方則需不斷舉辦各種體驗活動,就可以逐漸提高客人的感性。
 
感性社會需要的東西不應該改變的,就是你所發出的資訊的核心價值。
這個核心價值就是你自己。
這個核心價值就是你的工作本質。
這個核心價值是不能改變的
如果要為這個核心價值找到一個更貼切的字眼,就是這個字……「道」。

道包含了信念、包含了哲學,也有人稱為「使命」,有人將它定義為「終身職志」。當然你也可以想得更淺顯一點,把它當作是「想告訴客戶什麼、想教導客戶什麼、想做些什麼事」。

1.學會觀察現象和資料
在資訊社會中,蒐集資料非難事。只要上網搜尋,各種五花八門的資料可以在一瞬間得到。所以說,蒐集並不是問題,問題在如何解讀蒐集到的資訊。
2.試著傳達價值
這是成為感性資訊設計達人的第一步。商品之所以暢銷,是因為確實掌握了「感性社會」的特徵。現代社會是個無法預測的不透明社會。商品暢銷,不再是因為價格低廉或附加價值高,而在於所提供的資訊是否能打動人心。

0 回應: